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标题: 苏大外院团委 [打印本页]

作者: a58523    时间: 2018-5-16 18:31
标题: 苏大外院团委
五四有你
奋斗在此刻
        新时代青年要乘新时代春风,在祖国的万里长空放飞青春梦想,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担当,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我们的奋斗中梦想成真!
                                         
——5月2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
这是中国革命史上划时代的事件,
也标志着中国青年作为一股新生的力量,
登上历史舞台。

回望那年的今天,
青年们用喉咙,用笔墨,用热血,
为中华之崛起奔走呼号。
现在,这一片土地,由我们守护。

曾经的他们,行走于街头,
为民族存亡奋斗。
现在的我们,
用更丰富的方式,
诉说着对祖国的热爱。
1
五四青年节诗朗诵比赛
活动时间
2018年5月4日 18:30
主办单位
外国语学院团委
承办单位
外国语学院学生会
活动地点
本部崇远楼 201
2
参赛名单
(向上滑动启阅)
丁姝晗、张敏
《少年中国说》
蒋蓉
《五四的火焰》
孙叶、王金
《青春乐章》
谢思嘉
《沁园春长沙》
熊泽琳、王绮雯
《五四,永不熄》
魏梦媛
《相信未来》
金欣然
《青春中国》
唐钱琛
《死水》
周家钰
《五四之歌》
覃泽霖
《乡间来信》(节选)
孙浩然
《青年赞歌》
岳靓、颜蓉、陈可心、黄颖瑜
《今天我们这样爱国》
顾梦雨
《五四感怀》
施子杰、徐廷誉
《致恰达耶夫》
金彦芸、余安莉
《生如夏花》
王佳轶、叶楠、王维莱
《青春组曲》
刘梦轩、于晨阳
《西风颂(英语)》
沈徐颖
《青春礼赞》(韩语)
王可畅
《共同的名字-五四青年》
缪小雨、周雪、谢秋霞
《我的青春我的梦》
杨泽
《自由颂》(法语)
方贵敏
《理想》
范家红
《一九一九,五四五四》
魏思宇
《时代骄阳 无限荣光》
陈琳
《相信未来》



3
五四运动在苏州东吴大学的历史
本次朗诵比赛
正是秉承着五四精神而举办
那么
五四精神与我们又有着怎样的渊源呢
究竟是什么样的历史
赋予了我们如此的激情呢?
五四爆发

九十九年前,神州大地,爆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它的导火线是,1919年1月巴黎和会,帝国主义列强蛮横拒绝中国代表的正当要求,对山东问题作出无理决定。对此,北洋军阀政府,居然准备在屈辱的“巴黎和约”上签字。消息传来,舆论大哗,中国人民的积愤,犹如火山一样迸发出来了。5月4日,北京大学等13所学校3000多学生,高举“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旗帜,云集天安门前,举行游行示威,遭到卖国的北洋政府的残酷镇压。于是,五四爱国运动迅速由北京扩大到全国各地。

苏州学生响应
消息传到苏州,古城立刻沸腾起来,高举爱国大旗,投身五四运动。毛泽东同志说“在中国的民主革命运动中,知识分子是首先觉悟的成分”。
“5.9”环城游行

姑苏城东南角那红墙绿瓦与钟楼交相辉映的东吴大学校园里,群情激昂,慷慨陈词,再也无法安于那种宁静的书斋生活了。他们开始冲破以美国校长葛赉恩为首的校务部设置的重重用力,在各班班会的基础上成立东吴大学学生会,规定“本会宗旨在贯彻爱国初衷,履行学生启导社会之天职”,走向社会,投身爱国运动。尤其是1918年秋入学的学生,他们来自各地中学,都是些朝气蓬勃的青年,是五四运动在东吴和苏州的骨干。所以《东吴年刊》1922 级记载说:“五四运动发生,在苏作急先锋者,皆吾级友也。”东吴学生会主席就是当时大三学生1922 年获得硕士的王志稼。5 月8 日,吴县教育会等致电江苏督军李纯暨省长齐耀林,要求转电政府,释放全体被捕学生。
5月9日,是四年前北洋军阀总头目袁世凯接受日本灭亡中国“二十一条”的日子。东吴大学等各校学生为了不忘国耻,挽救民族危机,清早,派代表齐集遂园开会,决定用全苏学生名义,致电北洋政府:“外交失败,宁撤专使,不签丧失国权之约”,反映了广大苏州人民的坚决意志。下午,各校队伍,打着校旗,到体育场集中举行环城游行。学生们唱着爱国歌曲,呼着救国口号,手执白旗,上写:“还我青岛”、“讨卖国贼”等。学生吴国栋则血书“头可断,国不可亡”七个鲜红的大字,更令人望而起敬。沿途还散发以山东外交失败为内容大的白话文传单,向群众作通俗的宣传。“5.9”环城游行,是苏州近代史上最早的一次有组织的群众性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东吴学生会当天还单独上书北洋政府,要求释放北京被捕学生。

成立苏州学生
联合会
为了把知识分子的爱国热情持久地发展下去,把学生们进一步联合起来,5月10日,东吴大学、萃英中学、桃坞中学、晏成中学、英华中学、浸会中学、省立第一师范、第二工业、第二农业、医学专科、第二中学、女子师范,私立福音医学、中华体操以及景海、大同、英华等女校的代表集会共商,正式成立苏州学生联合会。代表推举第一师范学校沈炳奎为会长,何焕庭为副会长,东吴大学尤敦信为书记(类似秘书长)。学联是五四运动在苏州蓬勃兴起的产物,它的建立又推动五四运动在苏州和东吴大学进一步发展。学联在成立宣言中表示决心要为挽救民族危机、振兴中华而团结奋斗到底。
掀起抵制日货热潮

在学生运动的不断推动下,15日,苏州总商会召开特别会议,作出三点决议:(一)致电北洋政府和出席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要求“将青岛完全由和会直接归还,一切密约悉与废弃”。“务乞坚持到底,非达目的勿令专使签字”。(二)劝导各界不用日货,提倡国货。(三)被日人收买的苏州振兴电灯公司,“应动导各界停燃,为不用日货之创始”。苏州学联“早经议决停燃日商电灯”,各校已陆续停用。金闯市民公社的发电厂,特意改进灯光亮度,因此,用户纷纷剪去振兴(公司)灯线,已有十分之九将合同作废,另至新厂接线了。有的商店、栈房等宁愿改点煤油灯。但苏州反动地方当局,竭力祖护日人,竟设法让该公司保有全苏路灯的专利权;还用不准注册等卑劣手段,阻止爱国者合股创办新的电灯公司。
由于学联倡导于前,商会赞成于后,一个劝用国货、抵制日货的群众性性热潮,于5月中、下旬在苏州和东吴大学迅速形成。随后,抵制日货热潮蓬勃开展、有力地打击了国内外反动势力,推动中国民族工业的振兴。

“5·28”罢课抗议
北洋军阀政府拂逆人民的爱国意志,旬日(5月14至29日)之间,又两次颂布弹压学生运动的命令。群众掀起更大规模的爱国斗争,就在北洋政府颁布第二次弹压令之际、苏州学联在体育场开会,议决致电北洋政府,针锋相对地提出“限期答复京沪学界之要求”。5月26日,上海学生联合会因呼呼无效而决定罢课,发表宣言并通告全国,要求各地学联“采取致行动”。早在5月25日晚上,苏州医专学生开紧急会议,主张最不得已之办法,全体罢课,有人当场断指血书“提倡罢课”四字,大家一致赞成,于26日起实行。医专在苏州一马当先,与上海学界同时罢课,被誉为“苏校学生罢课的第一声”。上海学联罢课的消息传来给苏城正在酝酿的罢课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27日,苏州学联假谢衙前晏成中学开紧急会议。东吴学生又冲破校务部”不罢课”的规定,赴会参加讨论罢课事宜。到会的16校代表一致决议,28日起中等以上学校一律罢课,并通过课宣言。29日,在体育场举行宣誓礼参加者除学生外,自动前来参加的群众也从四面八方涌来,据当时《民国日报》报导,“是日到会者万人”。先由东吴大学乐队奏乐升国旗,次宣誓,读苏州学生联合会罢课宣言中华民国八年五月月二十八日,江苏苏州学生联合会,谨宣告于国旗之下曰:“………北京学生,首倡义举,请讨国贼,政府果知觉悟,自宜即允所求,以从众望,以快众心。……岂知事与愿违。因此,本会为教亡图存计,为教育前途计,为保障共和计,为爱护留学生计,于五月二十八日全体罢课”。宣誓毕再次举行大规模的游行,从体育场出发,至察院场口,然后分路回校。所持标语旗,都插于玄妙观,俾供众览。玄妙观成了一片“惩办卖国贼”“还我青岛”等旗帜的波浪怒涛,显示着苏州人民的办量,使反动派为之胆寒。这次宣誓游行,规模影响极大,参加人数之多,竟达万人(当时苏城居民号称“三十万”)。这是苏州人民反帝反封建革命史上一次盛况空前的大会。
“传承五四精神,绽放新时代东吴芳华”正是这一段又一段的历史点燃了我们诵读的热情现场观摩人数不限,欢迎大家发动
亲友团前来鼓劲加油!

有句话说,
你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国;
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
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
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

五四精神在近百年来的历史长河中闪烁,这是属于青年的精神,这是我们的激情。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强调的:“广大青年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广大青年应该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来源: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新媒体中心、部分内容选自《苏州大学校史研究文选》447—449页。(《五四运动在苏州东吴大学》,作者吴竞。)
编辑:桑铝洁
审核:蔡燊冬 王艳萍




欢迎光临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http://www.xiaoshuimu.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